• 什麼是Web3.0

    身的局限性和風險。讓我們來看看最生動和最重要的:

    還不夠用戶友好

    現代 Web 2.0 簡單易用。 Web3 目前可能不那麼用戶友好,因為對於普通日常用戶來說,進入的技術門檻可能相當高,而且新手會被不那麼直觀的界面、安全步驟等搞得不知所措。

    安全風險

    當然,用戶是控制者的去中心化互聯網聽起來很吸引人,但這種去中心化可以雙向發揮作用。由於沒有單一實體擁有權力和控制權,Web3 可能面臨法律和監管風險。如果發生網絡犯罪或傳播仇恨言論,誰將採取行動,將如何監管?即使是現在,黑客攻擊、數據竊取、虛假信息等案件也難以控制和解決,而去中心化將使其更加困難。

    此外,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個有各種各國法律限制的世界中,因此出現了一個問題:哪個國家的法律將適用於一個內容去中心化的特定網站?

    加密貨幣的高波動性

    加密世界至少還遠沒有像債券和股票市場那樣穩定。如果 Web3 計劃充分利用加密貨幣,即使用它們來替代支付系統或像 DAO 中的股票一樣利用它們,那麼我們在這裡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加密貨幣的波動性。我們都見證了Terra 的 Luna 和 UST 的垮台,沒有人能保證 Web3 時代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你擁有的作為 DAO 份額的代幣因為脫鉤而失去價值怎麼辦還是 FUD?

    另一個問題是當前的支付系統將如何被加密貨幣取代。很難相信銀行巨頭會默默地離開互聯網。

    權力下放的錯覺

    如果可以治理和控制中心化,那麼誰來控制去中心化的過程,即誰來確保這個過程真正起作用?

    有一種觀點認為,Web3 將僅具有去中心化的“外觀”,而主要由在支持它的區塊鏈中擁有大量代幣的對沖基金所有。此外,一些專家聲稱 Web3 已經高度中心化。例如,研究表明,僅 0.01% 的比特幣持有者控制著 27% 的流通貨幣。

    同樣的問題也適用於 DAO。目前看來,所有權將屬於那些將率先購買大量代幣的早期採用者,而這些極少數用戶將是發出呼叫的人。這使得大多數社區成員落在後面,因此我們將面臨另一種類型的中心化,在紙面上將其描述為去中心化。

    從理論上講,Web3 可能會成為互聯網的改進版本,旨在使網絡空間更易於訪問和去中心化。然而,這項技術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在我們談論它的統治地位之前弄清楚。

    自 Gavin Wood 在 2014 年首次提到該術語以來,我們已經看到人們對加密空間的興趣大幅增加、第 2 層擴展解決方案的進步、永無止境的 DeFi 實驗、NFT 熱潮等等。

    我們才剛剛開始使用 Web3 創建一個可能更好、更穩定的互聯網,就目前而言,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儘管如此,隨著我們繼續改進當前的加密和區塊鏈基礎設施並解決它們的薄弱環節,Web3 的未來看起來很有希望。畢竟,進步是不可避免的!